医疗器械或将进入降价时代

2017-01-18     来源: www.cyicai.com

19日,《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发布,标志着“两票制”政策的正式落地。“两票制”的实施旨在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压缩流通环节、降低虚高药价。对此,有专家表示,公立医疗机构医疗器械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脚步也愈来愈近。

就在20161224日~26日,央视节目连续3天就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回扣门”进行了曝光。北京一位医疗器械公司高管向记者表示,相对药品来说,医疗器械涉及面更广,利润空间更大,药品企业转型做医疗器械甚至业外企业跨行进入已经成为潮流,但从各种政策信号来看,医疗器械或将进入降价时代。

浮华背后的不可说

在上述央视连续报道中,一枚骨科手术常用的髓内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枚髓内钉在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某医院的价格在17000元左右,而在业内俗称的“三明医改”后,其价格降至95009700元,较以前降低了44%左右。

福建省财政厅副厅长、医保办主任詹积富在央视报道中表示,当前医疗器械费用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医疗器械价格水分过高、利益链过长。他指出,一般医疗器械走进医院的途径为:厂家-总代理-省级代理-区域代理-临床代表-患者,除了各个经销代理层层加价,招标时还要留足利益空间,给医生回扣。

记者也采访了多家医疗器械经销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大型进口医疗器械销售人士向记者透露,医疗器械产品利润一般在100%左右甚至更高,采购模式分为两种,即直接采购和招标采购。在直接采购中,经销商给出的回扣平均占总采购额成交价的10%15%

“在招标采购模式下,经销商主要打点的对象是能够攀上关系的、有投票决定权的专家。”另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以出厂价在50万元/台的医疗设备为例,经销商最终可以卖到300万元/台。而在招标过程中,打点各路‘神仙’的费用达总利润的30%35%,甚至更高。”

有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总量从2010年的1200多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308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预计到2019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将达到6000亿元左右的规模。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秘书长陈红彦直言,医疗设备、医疗耗材价格虚高与商业贿赂密不可分。在医疗器械行业,回扣问题由来已久。起初,医疗器械行业的回扣只是大企业为了维护核心客户关系使用的手段,但是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竞争的加剧,回扣现象愈来愈猖獗,逐渐演变成行业潜规则。

招标采购的透明价

其实在央视披露医疗耗材价格虚高问题之前,各地已经开始对医疗器械进行价格控制。

2004年,原卫生部组织北京等8省市三级医疗机构对心脏介入类、人工关节、心脏起搏器等3类高值医用耗材的集中采购试点。

自此以后,各地纷纷建立集中采购试点以降低医疗器械价格,2012年的“三明医改”更是将降低药品和医疗器械价格为主要目的的医改推向了高潮。

2012年初,福建省三明市开始了以降低医疗耗材价格为主要目的的综合医改;2013年,三明市成立医管中心,将药品集中采购、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疗行为监管三权集于一身,并将市内公立医院打包并联合其他城市,统一进行联合限价采购,以量压价,低价中标。

2012年底,浙江省宁波市也拿出了医疗器械的采购改革方案,实行医疗耗材的集中采购,品牌遴选由专家说了算,从各大医院推荐专家,独立对资质入围品牌进行投票,按照得票率遴选价格谈判的入围品牌。宁波市还提出“非全系列产品成交原则”,也就是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产品只能成交其中一种规格的产品,而不是整个系列。

到了2016年,各地不断完善医改模式,力求进一步有效地控制医疗器械价格的虚高。

20161221日,京津冀三地共同签署了《京津冀公立医院耗材联合采购框架协议》,京津冀三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联合对医用耗材采用竞价、议价等不同的集中采购方式来限制医用耗材价格,以减轻患者看病就医负担。

20161230日,海南省启动医疗机构医用高值耗材集中挂网阳光采购(以下简称阳光采购),阳光采购为减少产品流通环节中价格的不可控,采用企业直接面向医院报价的模式,并且所有过程保证全透明,价格及采购信息全部在网上公示,让百姓及政府监督,以控制虚高的医疗器械价格。

与此同时,国家层面也不断释放政策信号。

201611月,工信部等多部委联合印发的《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中明确指出,要完善价格、采购和医保政策。要“规范和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改进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政策和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

19日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两票制”的实施,更是让业内人士嗅到了医疗器械有望实施“两票制”的气息。一位专家直言,医疗器械种类繁多,“两票制”最有可能在耗材采购中率先实施。

能否根除的再讨论

就在各地政府紧锣密鼓地制定方案以期有效挤压医疗器械价格水分时,也有部分专家表示谨慎乐观。上文提及的进口医疗器械经销人士对记者坦言,医疗器械为自主定价,招标采购对控制医疗器械价格的作用实则有限。

在他看来,对进口医疗器械,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国家通过海关统计其进口价格数据,了解进口产品价格,计算产品利润,然后对其进行管控;而国产医疗器械,很多时候实际上与进口医疗器械达成价格默契,所以一旦进口器械价格得到治理,就会影响整个品类。

“招标采购也应向更大范围发展联合采购,让每个厂家必须公布其竞标信息,中标后,将最低中标价向社会公布,由此形成某一类产品的价格标准。至于回扣之类的,那就需要政府加大力度、下定决心进行整治。”该人士说。

陈红彦也表示,根治回扣、降低医疗器械价格,必须实施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让医疗器械厂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研发和提升内功上,让医护人员拿到阳光下的合理收入。与药品一样,医疗器械的“回扣门”也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只把板子打在企业或者医疗机构上,有失偏颇。

533人浏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