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北京市北礼士路167号
公立医院
三级甲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建于1956年,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67号,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也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所在地。 医院总用地面积4.1万平方米,现有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现有在职正式职工2906人,正副教授302人。设有内科、外科、影像3个临床管委会,18个心血管病临床诊疗中心及科室,11个科研部门及重点实验室,10个医技科室,23个行政党群处室,37个病房,19个手术间,2个杂交手术室,11个导管室,实际开放床位962张。医院配备了血管造影机、双源CT、核磁共振、PET-CT等与世界接轨的医疗、科研设备。 医院是世界最大心脏病诊治中心之一,以诊治各种复杂、疑难和重症心血管病而享誉国内外。2013年,门急诊量59余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近4.8万人次,心血管外科手术量12027例,冠脉介入治疗12277例,已连续三年双双突破万例,规模上成为全球最大的心脏病中心。医院还以单纯性冠脉搭桥死亡率连续6年保持在1%以下、畸形程度超过法四的复杂先心病平均死亡率为2.6%、心脏移植5年生存率达89%、PCI手术指标始终保持国际领先水平等一系列技术质量继续名列全国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首位。在2011年度北京地区18所三甲医院评比中,医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皮冠脉介入住院死亡率均最低,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皮冠脉介入、高血压病(成人)四个病种医疗质量和医院效率综合评估分数均排名第一,显示出了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在“2013年度中国最佳医院及最佳专科排行榜”中,医院获得最佳专科排行榜心血管病专科第一名和心外科专科第一名,这已是我院连续第五年获此荣誉。 医院设有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从事心血管疾病诊治的临床中心。 冠心病中心目前是国际大型、国内最大的专门从事冠状动脉及冠心病研究与诊疗的临床机构,开展了国内首两例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等新技术,现已成为国际上著名的一流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和经桡动脉PCI(TRI)治疗中心。心律失常中心是我国专门从事心脏电生理检查、导管射频消融和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的中心,开展了带有家庭监护功能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全球首款“可接受核磁共振检查的起搏器植入术”、房颤个体化步进式消融术等新技术,是国内最大规模的国际大型心律失常研究和临床医疗机构。高血压中心在继发性高血压鉴别诊断研究方面处于国际先进地位,开展了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等新技术,是国内最大的外周血管病介入中心。肺血管病中心在肺动脉高压、肺栓塞和右心功能等各种肺血管病的研究和治疗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已经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成人外科中心是全世界最大的成人心脏外科中心之一,以外科治疗各种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律失常为主,开展了国内外众多的心脏手术“第一”,如全国第一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第一例非体外循环下心脏跳动下CABG、胸腔镜辅助下CABG、杂交技术等一系列新术式,大大提升了复杂疑难的心血管疾病救治能力。心脏移植、心室机械辅助已成为急重症和晚期心脏病外科治疗的常规治疗手段,心脏移植年均50余例,是我国单中心年心脏移植例数最多的医院,患者中长期存活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小儿外科中心是全球最大的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心,开展法洛氏四联症、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肺动脉瓣闭锁、右室双出口、复杂先心病“无异体血输注”心内直视手术、复杂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半心室矫治术、自体肺动脉瓣二尖瓣位替换术(ROSS II手术)、双向Glenn术等各种手术,婴幼儿复杂畸形手术比例、成功率、手术治疗效果稳步提高,双动脉根部调转手术(DRT手术)、Hybrid技术等最新手术技术和术式应用的成功率均跨入国内外先进行列。血管外科中心是全国最大、世界较大的主动脉外科中心之一,开展了大量主动脉弓部替换术、象鼻手术以及复杂主动脉弓部病变的一站式复合技术、常温非体外循环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球扩支架治疗主动脉缩窄病变手术等高难度手术,在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方面处在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医院还一直承担大量国家干部保健和外宾就诊任务,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内外知名人士的高度赞扬。 医院坚持医疗科研并重的发展方向,是我国重要的心血管疾病科学研究的国家级基地。现拥有1个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心血管病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心血管病基因与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等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中心实验室、动物实验中心2个面向全国开放的技术平台。近些年来,医院主持了国家“七五”以来的大部分攻关项目和“973”、“863”、“十一五”等重大项目。近十年来医院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1项,省部级科研奖54项;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306项,省部级科研课题64项。2006年以来,医院共发表学术论文3822篇,其中,SCI 1002篇。 医院加强心血管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工作,积极发挥着心血管防治领域“国家队”作用。医院已经构建了涵盖全国的高血压社区防治网络,形成了覆盖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40个县区级单位的2500余家社区服务中心(占全国社区机构1/10)防控网络,扩大管理患者300万,并培训了一支2.5万名基层医师防治队伍,促进高血压规范化治疗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医院与北京市西城区、海淀区、丰台区以及首都机场医院进行合作,采取双向转诊与健康管理、专科培训与技术输出两种合作方式,使大医院的“大医生”走进社区,培训、指导社区医生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形成了“前筛基地”、“后疗基地”、“健教基地”。医院积极打造全国心血管疾病咨询平台,出版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为阐明我国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趋势、防治策略及措施研究做出了显著贡献。 医院是全国著名心血管人才国家级培养基地,享有心血管领域“黄埔军校”的美誉。医院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323人。其中,高层次人才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国家级及省部级突贡专家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高端学科带头人与团队有“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设有内科学(心血管病)、外科学(胸心外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麻醉学、遗传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7个教育部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点。医院现有硕博导师152人,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4人(其中,1位千人计划,3位青年千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3人;博士点7个,硕士点7个,2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2个三级学科专科医师培养基地。临床教学方面,医院现有在校学生31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45人,硕士研究生165人。继续教育方面,医院现有进修人员465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1970-2013年中,60%的全国心脏中心的主任在阜外医院进修学习过,医院共输出了约500名的心血管病专业技术骨干,为全国各省市的30家心脏中心输送了心脏外科主任,极大提升了我国心血管疾病整体救治水平。 医院具有广泛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与美国国家心肺血研究所、英国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以及美国克利夫兰心脏病中心等世界著名大学和国际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交流关系,聘请了十几位全球心血管领域享有极高声誉的顶级专家为名誉教授。医院还与加拿大、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及世界卫生组织开展课题合作,为提升我国在国际心血管病领域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几年,医院按照新医改的要求,开展了“医院领导下的医疗工作病房主任负责制和学科发展中心主任负责制‘双轨制’”等改革,为心血管病患者提供了优质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医院在卫生部、北京市卫生局历次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医院连续多次获得首都卫生系统文明单位称号,先后被评为首都卫生系统双十佳人民满意医院、首都卫生系统文明单位标兵。还培养出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首都健康卫士、中国好医生等一大批“阜外”精英,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2010年8月,落户阜外医院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正式宣布成立。2013年10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要领导获任命,中心进入实质运行。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医院将继续坚持“用‘心’守护健康”的核心理念,遵循“敬业、仁爱、求实、攀登”的“阜外”精神,以病人为中心,创新关键医疗技术,加强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和病人特点的治疗及预防指南与标准,培养合格优秀的心血管人才,为打造心血管病医学技术知识传播、生产、转化与应用的综合型国家级中心而努力奋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北京市潘家园南里17号
公立医院
三级甲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始建于1958年,原名日坛医院。1963年增设肿瘤研究所,此后又相继建立了河南林州、江苏启东等肿瘤高发防治现场。1983 年迁至北京市东南龙潭湖畔,更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1996年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是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肿瘤规范化诊治质控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的国家药物临床研究中心所在地,是集医教研防于一体,全方位开展肿瘤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的国家标志性肿瘤专科医院。 医院高层次人才荟萃、学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拥有包括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一流的专家团队,多名专家在50 余个全国性专业学术组织中担任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职务。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年门诊量73万余人次,年住院量5.3万余人次,年手术量近1.8万台次。拥有多台能完成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和旋转调强放疗的直线加速器、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与核磁共振模拟定位机、肿瘤射频热疗设备、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第二代宝石能谱CT、3T高场强功能成像 MRI、PET-CT、全院级PACS-RIS系统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医院能够全面开展手术(含微创和内镜下治疗)、化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生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在肺癌、食管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大肠癌、肝癌、胰腺癌、胃癌、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鼻咽癌(含挽救手术)、下咽颈段食管癌、喉癌(含保留功能手术)、口咽癌、鼻腔副鼻窦癌、颅脑肿瘤(含颅底沟通肿瘤)、髓内肿瘤、骨与软组织肿瘤(含保肢手术)、恶性黑色素瘤、骨转移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多种肿瘤的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位居国内前列,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医院还设置有专门的科室开展癌症筛查和早诊工作。 医院注重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还设有4个基础研究室、2个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中心、中心实验室和实验动物室。建院以来,共获科研成果200余项,其中60%为省部级以上奖励,包括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医院是首批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基地,美国NIH指定的双边国际学生“肿瘤流行病”联合培养站点,是全国肿瘤专业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承担博士生、硕士生、留学生及进修生的教学任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4个、博士点10个、硕士点12个,以及博士生导师66人、硕士生导师 112人。 医院是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和信息交流的中心。我院作为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和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国家肿瘤学临床医师考试中心、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华肿瘤学杂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及《抗癌之窗》杂志等的依托单位,承担着全国肿瘤登记、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以及遍布全国的肿瘤高发现场等的工作,定期出版全国肿瘤登记年报和专业学术期刊。 医院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誉满海内外。我院先后与WHO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美国 MD Anderson癌症中心、美国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al)、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英国癌症研究院(CRUK)等国际知名癌症研究和治疗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我院还与日本、韩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蒙古、越南、泰国、新加坡等国的国家癌症中心建立了联盟关系,不断拓展对外合作与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全院职工将继续秉持“团结、奉献、敬业、创新”的院训,全心全意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开拓进取,造福社会,为新世纪攻克癌症而努力奋斗。

北京世纪坛医院
北京世纪坛医院
北京市羊坊店铁医路10号
公立医院
三级甲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铁路总医院),原为铁道部北京铁路总医院,创建于1915年,是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临床肿瘤中心和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1989年通过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先后被卫生部授予“全国百佳医院”、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爱婴医院”、铁道部授予“铁路十佳医院”、北京市卫生局授予首都地区综合医院“双十佳人民满意医院”等称号。自2001年以来,医院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和首都文明单位。2008年,医院被认定为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A类医院。2012年,医院成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医疗联合体。 医院毗邻北京中华世纪坛,位于北京西客站北侧,占地面积7.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设有40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编制床位1100张,拥有256层飞利浦ICT机、飞利浦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医用直线加速器等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在职职工2313人,副高级、正高级职称302人,硕士、博士、博士后以上人员498人。 医院重点学科有:临床肿瘤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心血管内科、血管淋巴外科中心和神经内科。重点发展学科有:消化内科、普外科、耳鼻喉头颈外科、妇产科、呼吸科和骨科。特色学科有:干疗科(老年医学科)、神经外科、变态反应科和儿科。特色医疗有:面神经研究室、腔镜微创治疗、中医肛肠科、介入治疗科、脑积水治疗、小儿血液病和淋巴瘤治疗等,中医骨科“葛氏捏筋拍打法”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中医内分泌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变态反应科、中医内分泌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医院围绕“大专科”建设,打造了四个平台:建立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成立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建设肿瘤细胞和免疫治疗研究中心;肿瘤实验室申报为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 医院目前拥有博士、硕士培养点36个;设有卫生部腔镜培训中心4个,北京市专科医师培训基地13个,是卫生部认证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设有清洁级动物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病理形态学实验室、血液实验室和肿瘤研究室,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医院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几十项,并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医院全力打造“技术、服务、管理”三大品牌,倡导以人为本的健康医疗服务模式,以“病人的生命、健康和满意高于一切”为服务宗旨。医院十二五规划目标中提出“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建设以肿瘤为特色的大专科、强综合,各学科共同发展的,大型现代化、特色型、学院型品牌医院。”

北京肿瘤医院
北京肿瘤医院
北京市阜成路52号定慧寺
公立医院
三级甲等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始建于1976年,是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 院(所)是国家肿瘤学重点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肿瘤科、病理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在多种中国常见肿瘤诊治方面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作为组长单位参与了胃癌、结直肠癌、肺癌、肾癌、黑色素瘤等诊疗规范的制订;主持和承担多项国家级重点研究课题,拥有教育部、北京市“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是唯一承担北京地区癌症发病登记与生存统计,并向政府及WHO提供数据的中心;是北京抗癌协会、北京癌症康复会的挂靠和依托单位;近20位专家担任中国抗癌协会、北京抗癌协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的主要领导以及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 全院现有在编职工109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40人,占95.4%,高级技术职称人员234人,博士生导师38人,突贡专家8名(在职3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26名(在职5人);国家杰出青年3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3名;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5名;北京市科技新星人选18名。入选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领军人才1名,学科带头人8名。学科带头人及业务骨干中90%以上为留学(研修)归国人员。 医院于1997年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编制床位790张,现开放病床790张,29个临床科室,27个病区,14个医技科室。2013年住院人数4万余人次,年门诊量45万余人次。患者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及海外。 医院致力于乳腺癌、胃癌、肺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妇科肿瘤、头颈部肿瘤、骨肿瘤以及恶性黑色素瘤等各种肿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倡导多学科协作,整合各科室医疗资源,自2002年开始,陆续建立以单病种为主的9个多学科协作组,尤其在消化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及疼痛与症状控制专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多学科协作诊疗经验,为患者提供规范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院(所)于2010年被批准为教育部“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所设有8个研究室,1个中心实验室,1个临床实验室。建所以来,围绕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特别是胃癌、乳腺癌癌变机理的研究、肿瘤预防与控制研究、肿瘤易感性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研究及肿瘤生物治疗研究等主要科研方向,开展了大量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在肿瘤学基础理论研究、常见主要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胃癌、食管癌高发区现场的预防干预研究等领域均有创新与领先的成绩,在国内外颇具影响。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863”、“973”、“98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及北京市和其它部委的重点科研项目,已获市部级以上科研成果100余项,发表论文2800多篇。 我院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2010年-2013年共承担144项药物类或医疗器械类临床试验,其中27项为国际多中心研究。 我院是全国肿瘤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医学教育涵盖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以及进修生、职工的继续教育。每年定期举办全国临床肿瘤医师进修班和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全国性学习班。 院所在国内外具有日益广泛的影响,与许多国际知名肿瘤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不断有国内外专家学者来院参观、考察、讲学,进行科研协作与学术交流。院所也不断有科研与医技专业人员出国访问、进修、短期工作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持续提升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能力与学术水平,建成基于转化研究的高水平诊疗体系及与国际接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成为患者首选的国际化肿瘤诊疗中心。医院愿以优秀的肿瘤学专业人才、先进的医疗设备、精湛的医疗技术、科学的医院管理、舒适的就医环境和人性化的关怀照顾,让每一位肿瘤患者在就医中获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市西什库大街8号
公立医院
三级甲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称“北大医院”)位于北京老皇城内,是距离中南海最近的医院,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央保健基地医院。 北大医院创建于1915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国立医院,也是国内首批建立的临床医学院之一。北大医院前身为民国教育部批准北京医科专门学校设立 附属诊察所;1946年随北京医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并,由此得名“北大医院”;此后经历院系调整,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两校再次合并,医院随之 更名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8年成为中央保健基地医院。 近百年来,我院拥有着一批国内的首创专业学科以及在我国率先开展的诊疗技术,如国内首创小儿科(1940)、泌尿外科(1946)、肾脏病专业 (1950)、综合医院心血管病房(50年代)、小儿神经专业(50年代)等;在国内率先开展改进静脉麻醉(1951)、先心手术(50年代)、肾移植 (1960)、引进人工晶体植入术(1983)、冠心病介入性治疗(1986)、第一台自体血液回收机(1997)、胸腔镜手术(1992)、微创切口肺 移植(2005)等,为我国的医学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北大医院设有35个临床科室,16个医技科室,6个研究所;共有64个病房,开放床位1600张。年门急诊量270万人次,年出院人数7.2万 人,年住院患者手术近3万例,平均住院日7.9天。我院在职职工32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20余人,副高级职称320余人。我院泌尿外科郭应禄教授 于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院学科齐全,综合诊疗水平高,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共12个(泌尿外科、儿科、皮肤性病科、肾脏内科、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骨科、妇产科、眼科、病理科、核医学科)和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我院是医疗保险A类定点医院,为全市近2000万享有基本医疗保 险的职工自由选择来我院就诊提供医疗保障。在我院的就诊患者中,有1/3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病患者。 作为北京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附属临床医学院,近三十年来我院累计培养本科生3500余人,研究生3300余人,其中包括硕士1900余人,博士 1300余人,博士后70余人。目前我院每年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其中包括医学部8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同期在院260余人,研究生同期在院500余人,护 理系本科生同期在院260人左右。同时,我院还承担着繁重的继续教育任务,每年在我院参加各级住院医师培训、进修及考试的人员共计近7000人。 我院的科学研究水平多年来一直居于国内临床研究领先地位,从1978年至2013年,累计获得国家级、部(市)级、校级奖励360项,其中包括 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从1982年至2013年,累计发表论文总数20054篇,获批国家级、部(市) 级、校级课题1539项,获批经费近6亿元。2009~2012年间,国际论文被引用全国医疗机构排名,被引位次最高名列第3名;2003~2012年国 际论文累计被引用篇数名列第9名,被引篇数1326篇,被引次数9554次。2002~2013年SCI收录论文数1382篇,收录总数1825篇,其中 部分发表在包括New Engl J Med、Lancet、Blood、Am J Hum Genet等国际期刊上。 北大医院作为“国家队”医院,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尽力缓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的就医环境,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并大力支持农村卫 生事业,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问题,争做广大人民满意的医院。北大医院刘玉村院长携全体员工感谢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多年来对我们的信任和厚爱! 水准原点的启示 我觉得要想成为水准原点,首先要得到大家的公认,成为一个品牌,有了品牌,就能促进医院的发展。原点是一个参照,是一个标准,我们做的所有的事情都要按照标准、按照规范去做,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确定标准! 医学是一种带有情感的职业,是具有科学性的艺术。因此,我们要回到医学的原点——给病人以爱。很多时候,我们仅仅给病人关爱,就能解决很大问题。 水准原点由谁来定?医院的品牌如何树立?我们怎样回到医学的原点?这要靠我们所有人去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家成为医院的主人,才能充分发挥大家的积极性,才能把我们的医院建设得更好! ——节选自全国政协副主席、医学部主任韩启德院士在我院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水准原点是一座由花岗岩砌成的小石屋,这里曾是计算测量北京地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区海拔高度最原始的基准点。也许是历史的巧合,1915年,它与 我院同时诞生,后又坐落在我院第一住院部院内。历经岁月沧桑,它承载了太多的责任与使命;无论寒来暑往,她都静静地矗立着,与我院一同经历风雨的洗礼,见 证北大医院日新月异的变化。水准原点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是昭示医院文化精髓和内涵的最佳载体。联想到我们以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主体的各项工作,也应该有如 这水准原点一般处处起到垂范作用,成为公认的标准……

我是供应商

立即获取大额订单
>>我要报价

我是采购商

低成本采购优质产品
>>入驻名企采购